西葫蘆子葉炭疽病的防治
西葫蘆子葉炭疽病
西葫蘆子葉炭疽病
西葫蘆子葉炭疽病
【癥狀】種子出土子葉尚未展開,在子葉邊緣出現淺褐色半圓形至不規則形凹陷斑,濕度大時長出粉紅色粘稠物,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盤和分生孢子。
【病因】主要以菌絲體或擬菌核在種子上,或隨病殘株在田間越冬,翌年條件適宜時,產生大量分生孢子,成為初侵染源。病菌分生孢子通過雨水傳播,孢子萌發適溫22~27℃,病菌生長適溫24℃,8℃以下,30℃以上即停止生長。
【防治方法】
(1)做到從無病株上留種,苦瓜種皮厚且硬,在早春低溫條件下出苗緩慢,在土中持續時間長易發病,種子可用50%雙氧水浸種3小時,然后用清水沖凈后播種,也可在播前置于56℃溫水中浸泡至自然冷卻到室溫后再繼續浸泡24小時,然后置于30~32℃條件下催芽,芽長3毫米時播種。
(2)地溫高于10℃,北方棚室以4月上旬播種為宜,苗期20~30天,生長勢強利于抗病。
(3)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機肥,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,必要時對苗床進行消毒,減少初侵染源。
(4)加強棚室溫濕度管理。在棚室進行生態防治,即進行通風排濕,使棚內濕度保持在70%以下,減少葉面結露和吐水。田間操作,除病滅蟲,綁蔓、采收均應在露水落干后進行,減少人為傳播蔓延。
(5)塑料棚或溫室采用煙霧法。選用45%百菌清煙劑,每667平米250克,隔9~11天熏1次,連續或交替使用,也可于傍晚噴撒8%克炭靈粉塵劑或5%百菌清粉塵劑,每667平米1kg。
(6)棚室或露地發病初期噴灑50%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加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36%甲基硫菌靈懸浮劑400~500倍液、50%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、60%防霉寶超微可濕性粉劑800倍液、50%多豐農可濕粉500倍液,2%抗霉菌素(農抗120水劑)或2%武夷菌素(BO一10)水劑200倍液、80%大生可濕性粉劑500倍液,隔7~10天1次,連續防治2~3次。如能混入噴施寶或植寶素7500倍液,可有藥肥兼收之效。采收前7天停止用藥。